超臨界萃取技術是現代化工分離中出現的學科,是目前上興起的一種*的分離工藝,通常需要采用
超臨界萃取實驗裝置進行分離。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熱力學狀態處于臨界點CP(Pc、Tc)之上的流體,臨界點是氣、液界面剛剛消失的狀態點,超臨界流體具有十分*的物理化學性質,它的密度接近于液體,粘度接近于氣體,而擴散系數大、粘度小、介電常數大等特點,使其分離效果較好,是很好的溶劑。超臨界萃取即高壓下、合適溫度下在萃取缸中溶劑與被萃取物接觸,溶質擴散到溶劑中,再在分離器中改變操作條件,使溶解物質析出以達到分離目的。
在超臨界萃取實驗裝置萃取過程中,有以下幾個關鍵參數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:
a)壓力。是SFE中重要的參數。一定溫度下,隨著壓力的增大,流體密度顯著增加,溶質的溶解度變大,萃取效率提高。但過高的壓力并不一定使提取效率增高。一般建議在400bar左右。
b)溫度。在SFE過程中,溫度增加,加強了其擴散能力,使得被萃取物在超臨界CO2中溶解度增加。有利于萃取。但隨著溫度的增加,雜質的溶解度也增加,使精制過程復雜化,從而降低產品的收率。同時溫度增加,CO2流體的密度降低,使得對溶質的溶解力下降,降低產品收率。一般建議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。
c)夾帶劑。SF—CO2的極性與正己烷相似,因此在萃取極性成分時,一般要加入少量極性溶劑,以改善萃取效果。
d)萃取時間。萃取時間增加,有利于超臨界流體與溶質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平衡,增加萃取的時間就增加萃取得率。由于萃取一定時間后,隨著溶質中有效成分的減少,再增加萃取時間,萃取得率增加緩慢,能耗增加。而且有些無效成分也更多地被萃取出來,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。
e)粒度。粒度直接影響SFE的操作時間和產品得率。超臨界萃取實驗裝置萃取產品取得率隨粒度變小而上升。粒度越小,總表面積越大,溶質分子與超臨界流體接觸機會越多,萃取得率越高。萃取操作周期縮短。但粒度太小,其它成分在萃取中也較容易溶出,影響萃取產品的質量。